溆浦縣葛竹坪鎮山背村,一個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村莊,卻頻頻惹雷上身。20多年來,全村先后200多村民遭雷擊,死亡12人。
24日下午,不幸再次在該村上演:疾風暴雨中,一道閃電劃過,兩名村民不幸被雷擊傷。
早在2009年,當地政府曾撥防雷專款,在山背村的村民家中安裝避雷設備,為什么仍然阻止不了雷電傷人?雷擊頻頻發生的原因是什么?記者從省防雷中心獲悉,近期將再次組織專家前往山背村,通過GPS定位確定了山背村的經緯度,然后,對照近幾年的數據得出雷電密度數據,尋找雷擊原因。
仿佛遭遇“雷神”附體
“真是嚇人啊,打了兩聲雷,一個閃電過后,兩個人一下子倒在地上,那閃電的光一直劃到我家的屋頂上。”回想起24日下午雷電襲來的情形,山背村村民楊寶德還是心有余悸。
山背村黨支部書記胡家從對雷擊傷人的記憶非常清晰。去年6月中旬一場大雨前,他親眼看到一個足球大小的“火球”擊中了村民房屋,那場雷擊導致一人死亡,兩人受傷。而最近20年來,山背村仿佛被“雷神”附體,超過200人不同程度遭受過雷擊,死亡12人,損失電器、房屋等更是無法計算。
滾地雷可從煙囪、門口進屋傷人
山背村成為遠近聞名的“雷擊村”。2009年,當地政府及愛心人士紛紛籌款,并在全部村民家中安裝避雷裝置,但是仍然阻止不了雷電傷人。
今年3月,省氣象局防雷中心組織專家來到山背村實地調研。專家組發現,村民們提到最多的就是“火球”傷人。
“這應該是球狀閃電,俗稱滾地雷,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,至今仍是人們不能解釋的奇怪自然現象。” 省防雷中心主任徐永勝說,就算安裝了避雷裝置,“但是球狀閃電可以隨風滾動,從煙囪、門口或窗戶進屋傷人。”
山背村有大量的梯田,有的多達800多級。雨水季節,水順著水溝流入梯田,然后逐層下泄,十分容易吸引雷電。
雷電專家曹俊峰
山背村三面環山的地形是引雷的基本原因。村莊坐落于“鍋底”一樣的盆地正中,暖氣流從南面進入,遇到迎坡面被迫抬升。抬升過程中,冷熱空氣產生上下對流,形成雷暴云團,從而產生雷暴。
另一種解釋
當地過去采煤,并伴生有硫鐵礦,容易導電。地下的金屬及非金屬礦藏起到了引雷作用。
省氣象學會秘書長羅端明
株洲連線
刮的是6級狂風 造成2人死亡
記者4月25日從株洲獲悉,24日的強風暴雨導致該市天元區2人死亡,20棟房屋完全倒塌,377戶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損壞,2個高壓電鐵塔也被狂風刮倒,造成局部停電。氣象專家金剛介紹,這場狂風暴雨主要是因為有一股冷空氣滲透南下,由于近段時間株洲的氣溫較高,空氣上下垂直運動,“強對流運動”引發5到6級大風,電閃雷鳴,驟雨如注。金剛介紹,類似極端天氣近期仍可能出現,遇上此類天氣,躲雨千萬別站在樹下和廣告牌下,也不要使用通訊工具。記者李永亮
湖南村莊頻遭雷擊 政府曾撥款為村民裝避雷設施
發布時間:2019/5/6 15:34:07 次瀏覽
下一篇: 居民家電遭雷擊被燒 疑為私裝衛星鍋所致